加工製造業讓東莞市有了「世界工廠」的稱號,但如今,「熄火」、「衰落」和「危機」成為外界加在東莞身上的標籤。東莞當地流傳的說法是,近一年以來,至少有4000家企業關門。而以電子行業為首的生產製造業企業成批量倒閉,媒體稱之為東莞第二輪「倒閉潮」。
電子廠利潤 3年減9成
屏幕加工廠。在熟悉了業務流程後,2005年任遠成立了自己的手機屏幕廠。
當時正是觸屏手機發展的高潮期,各種手機都在更換手機屏,也湧現了很多智能手機品牌。任遠開始為三星、諾基亞、京瓷等手機供應手機屏,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。
2009年,任遠又在深圳開了一家相同的手機屏幕廠。任遠說,他的工廠沒有核心技術,只是將外面工廠切割好的玻璃組裝焊接成手機屏幕。
10年的發展讓任遠成為朋友心目中的成功人士,但他沒有想到生意的寒冬說來就來。
「其實做到後來已經沒有意思了,工廠利潤三年減少了9成。3年前生產100萬件貨能賺200萬,現在生產1000萬件才賺200萬。」任遠說,從2012年開始,手機屏幕的利潤越來越低,廠家紛紛壓價銷售,成了惡性循環。
去年的一天,他接到已合作10多年的另外一家液晶公司老闆電話,對方說自己活不下去了,欠他的165萬元貨款只能以後再還。後來,倒閉跑路的客戶越來越多,任遠只能賣房賣車來維持自己工廠運轉,最後實在支撐不下去,只好選擇了關門。
任遠說,現在很多工廠都在苦苦支撐,做得很辛苦,但還要做下去,要不然就只能宣布倒閉,也意味著自己承認失敗。
「有時候想著想著眼淚就流下來了。」任遠說,創業十年,雖然賺了點錢,但是工廠就這麼倒閉了,真不知道怎麼跟人講。
外遷非洲 第二個東莞
除了倒閉,也有企業選擇了外遷。
莞市工廠轉移到中國內地、越南、印度、非洲的比比皆是。
東莞一鞋廠負責人曾亮(化名)說,他曾到訪過非洲加彭等地,現在非洲很多地方和30多年前的東莞很相似,低廉的人力成本、低下的政策門檻十分適合野蠻生長,他已經打算到非洲新大陸去尋找「第二個東莞」。
任遠的老鄉,今年28歲的河南周口人申豐則打算把自己的LED燈廠轉移到內地。
申豐面臨的遭遇和任遠相似,他如今正在苦苦支撐自己的工廠。2008年,申豐來到東莞打工。有經營頭腦的他後來自己成立了一家LED工廠,專門做燈帶。
燈帶的核心技術主要是裡面能發光的芯片。這個芯片技術如今仍被日本、台灣等大品牌廠家掌握。申豐從外面採購回來芯片和塑料包裝後,僱人焊接組裝,加工成日常用的霓虹燈、家庭吊頂裝飾用的LED燈帶。
因為沒有太多技術含量,像申豐這樣的LED燈帶廠家在深圳、東莞有很多家。申豐說,剛開始一米LED燈帶能賺20元,如今,一米燈帶也就賺幾分錢。
最近,申豐正在與老家的鎮政府洽談政策方面的優惠。申豐說,現在深圳、東莞有的政策,內地也有,甚至還會更多。
「東莞還有什麼地方能吸引我?就算把我留下,我上哪裡去招工人?」申豐說,東莞、深圳一個工人工資最低不能少於3000元,否則一個小工都招不到,但在內地,1000多元就能招到一名工人。
廠房招租 廣告隨處見
在任遠的心目中,如今的東莞已經徹底變了。
十年前,任遠剛來到東莞時,到處都是工廠,走在東莞的街道,就像他老家的廟會,處處人山人海,路邊叫賣的小商販絡繹不絕。如今的東莞則異常冷清。工廠旁邊的街上,冷冷清清,人變得越來越少。
位於東莞市南邊的諾基亞廠區,有一座星級酒店。酒店服務員說,放在以前,多數來諾基亞談業務的人都選擇住這裡,那時房費一晚400多元,還總是客滿。
今年4月諾基亞關閉東莞的工廠後,這家賓館的生意開始低迷,如今帶有客廳的套房,一晚上也只有200元。
一些工業園區原來曾是鎮村依賴的「經濟收入」,現在這些工業園區中「廠房招租」的廣告隨處可見。從一些廠房外看進去,裡面的設施陳舊不堪。
東莞寮步鎮萬榮工業區聚集著很多電子廠。11月3日,來自四川涼山州的100多名年輕人正在離廠返家。11月20日是彝族的新年,他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返鄉,過完新年再回到東莞上班。他們工作的工廠也是一家生產手機外殼的廠,工資算上加班費每月有3000元。
90後的彝族人博利說,一年他能存兩三萬元,這比在老家大涼山要強多了。「剛從山裡出來打工,第一年來了想回去,第二年來了不想回去了,不知回去能幹啥。」
對於周圍電子廠紛紛倒閉,博利也感到迷茫,他不知道自己的工廠能堅持多久。
騰籠換鳥 企業大變身
任遠所感受到的東莞冷清的變化並非今年出現。自2009年以來,原來農民工爆滿的東莞長安、虎門、厚街等鄉鎮開始出現「用工荒」。
在一些私下場合,有東莞的官員認為,隨著勞動力成本增加、原材料土地價格上漲等因素,「世界工廠」東莞與其他地區相比,優勢正在逐漸喪失。
東莞市長袁寶成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,其他城市數倍於東莞的土地資源優勢,北上廣深等中心城市和自貿區的「磁吸效應」,製造訂單的「去中國化」趨勢等,都將是東莞「成長的煩惱」。
袁寶成坦言,隨著人口紅利逐步消減,東莞早期在「孔雀東南飛」背景下形成的勞動力「窪地」效應已全面消退,「求工難」已演變為「招工難」,而且與周邊中心城市相比,非但沒有人才引進的成本優勢,反倒會因為城市配套不完善、人文環境不理想等加重成本。面對現實的困境,東莞官方開始大力度推進「機器換人」運動。
市政府設立了東莞市「機器換人」專項資金,從2014年起每年出資2億元,連續3年共6億元支持企業實施「機器換人」,最高補貼比例可達設備總額的15%。
東莞另一項大的舉措是「騰籠換鳥」,讓企業轉型升級。
東莞一位官員稱,改革開放以來,東莞一直是以外貿加工型經濟為主,也以此奠定「世界加工廠」地位,但東莞這些企業多數屬於代工生產或者貼牌生產,自主品牌並不多,高附加值和豐厚利潤都被品牌商拿走,剩下的就是代工廠微薄的人工利潤。所謂的「騰籠換鳥」,即是把現有的傳統製造業從目前的產業基地「轉移出去」,再把「先進生產力」轉移進來,以達到經濟轉型、產業升級的目的。
個位數增長 成新常態
有媒體將近期東莞製造業接二連三倒閉稱為第二波「倒閉潮」。
「千萬別再給東莞貼標籤了。」一位東莞官員稱,一年前東莞被貼上「性都」標籤,提起東莞人們就會聯想到「莞式服務」。這位官員說,最近一段時間東莞市工廠倒閉與2009年前後的「倒閉潮」不同,這批企業倒閉是市場在優勝劣汰,也是東莞市6年來一直「騰籠換鳥」,產業轉型升級進入深水區的結果。
「關鍵還要看東莞的經濟是否在倒退。」這位官員表示,近6年來,東莞有5年是「個位數增長」,甚至有4年未完成年初定的GDP增速目標,但總體經濟還是平穩增長。
他說,應看到東莞市的年GDP總量已超過5000億元,要再像以前那樣兩位數增長,「這是不現實的。」
今年10月28日,東莞市長袁寶成會見23家海內外媒體。袁寶成表示,2015年東莞關停外遷的企業243家,涉及合同金額為3.3億美元,東莞新增外資項目698個,涉及合同利用外資金額為38.5億美元,同比增長17.7%。這個數據表明,東莞外資企業有倒閉和遷移的情況,但新增外資企業和項目也在不斷增加,東莞經濟發展處於一個穩定增長的情況。
對於東莞市的經濟增速問題,袁寶成定性為「東莞經濟新常態」。
- 中國出重拳嚴打海外代購
- 第二代AUDI Q7上市在即,先進安全與科技配備將成賣點
- 福建省委黨校輪訓官員也培訓台商 搭建兩岸企業合作新平台
- 賈慶林剛卸任“一把手”的統促會來頭有多大?
- 財政部推中古車外銷 舊車換新享優惠
- 路人行注目禮 粉紅勞斯萊斯台中壓馬路 (哇哇哇~ 粉紅色的!!!)
- 汽車新科技配備五花八門 實則多餘?研調:1/5駕駛從不使用
- Honda Odyssey訂單 月破千台
- 根據《蘋果日報》最新民調顯示,洪秀柱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,有54.91%支持;若明天是投票日,50.5%投給洪秀柱,而28.47%投給蔡英文。
- minivan碰撞測試
- 奢侈的典範 MSO打造邁凱輪“Project 8
- 換季保養空氣濾芯是重點 1萬公裡檢查
- 為什麼需要TPMS(胎壓感知器)?
- 美國運東西回台灣
- 非中規車將納入‘汽車三包’(《家用汽車產品修理、更換、退貨責任規定》)範圍
- 十二夜
- 小贸车及大贸车名词解释
- 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自用进口汽车管理办法
- 中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
-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
- 豐田RAV4
- 賓士C 寶馬3 偷車賊最愛
- 長期租車、公司租賃、企業租車抵稅節稅
- 企業主以租賃方式購車 不得扣抵銷項稅額
- 企業自購車與公司長租自駕車之利弊比較
- 租賃車介紹
- 長期租車可分為純租或是租約期買購回
- 小客車租賃法規
- 賣車陷阱大揭祕
- 華男賣車手續不清 惹麻煩
- 賣車6年後收罰單
- 華婦賣車 行車證遭盜用
- 美賣車網騙徒 鎖定加國買家
- 2013 十大最佳車型
- 汽車業貢獻急劇下滑進口車市逆風飛揚
- 如何去美國買輛車回中國
- Bently賓利中國售價高出美國3倍多進口最高稅率146%
- 奧巴馬投訴中國對進口美國汽車徵重稅
- 美國汽車進口中國 中國加徵22%懲罰稅